北京深海教育:教育部等14部门联合出新政,职业教育推动经济发展

2019-12-13 15:27 来源:深海教育


  日前,教育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推动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培训,服务扩大就业。北京深海教育负责人表示:“职业教育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急切要求,《行动计划》由14个部门联合印发,规格之高、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再一次印证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职业教育的发展势必将大力推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升级。”
北京深海教育:教育部等14部门联合出新政,职业教育推动经济发展
  
  《行动计划》旨在贯彻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有关部署,推动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创业能力。
  
  《行动计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和行动措施
  
  《行动计划》从十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措施:
  
  1、广泛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推动职业院校联合行业企业面向重点领域,大力开展新技术技能培训。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企业大学、职工培训中心、继续教育基地。加大对困难企业职工转岗转业培训力度。
  
  2、积极开展面向重点人群的就业创业培训。鼓励职业院校积极开发面向重点人群的就业创业培训项目,开展人才紧缺领域的技术技能培训。加强适应残疾人特点的培训。鼓励涉农职业院校送培下乡,深入开展技能扶贫。
  
  3、大力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支持职业院校面向失业人员,开发周期短、需求大、易就业的培训项目,使失业人员掌握一技之长。突出帮、教、扶等特点,努力实现培训即招工、培训即就业。
  
  4、做好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加强就业有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求职技巧、基本技能等方面内容培训。推动职业院校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企业共同开展多样化就业服务。
  
  5、推进培训资源建设和模式改革。引导职业院校提升培训项目设计开发能力,增强培训项目设计的针对性。开发分级分类的培训课程资源包、数字化培训资源。开展碎片化、灵活性、实时性培训,把培训送到车间和群众家门口。
  
  6、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对专业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培养一大批适应“双岗”需要的教师,使教师能驾驭学校、企业“两个讲台”。将培训服务课时量和培训成效等作为教师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7、支持多方合作共建培训实训基地。支持职业院校在现有实训基地基础上,建设一批标准化培训实训基地。支持校企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就业创业实训基地。
  
  8、完善职业院校开展培训的激励政策。支持职业院校开展补贴性培训。对承担任务较重的职业院校,在原总量基础上及时核增所需绩效工资总量。在内部分配时向承担培训任务的一线教师倾斜。允许职业院校将一定比例的培训收入纳入学校公用经费。
  
  9、健全参训人员的支持鼓励政策。全面落实职业培训补贴、生活费补贴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参训人员应享尽享。加快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参训人员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鼓励符合条件的参训人员接受学历教育,培训成果按规定兑换学分。
  
  10、建立培训评价与考核机制。将面向社会开展培训情况作为职业院校办学能力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和职业教育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对职业院校开展培训工作进行评估和督导。
  
  北京深海教育负责人表示:“近一年来,国家连续多次颁布推动、鼓励、要求职业教育发展升级的规章政策,为职业教育的发展铺路。深海教育作为一家面向全国的新锐互联网职业教育企业,愿始终秉承着“终生教育,人才大国”的立业使命,重视科技赋能教育,努力服务广、服务好全国各地莘莘学子,为国家整体经济的升级献绵薄之力!”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