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以来,为做好“职教20条”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推动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各省市先后开展落实,把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细化为具体行动。北京深海教育负责人表示,“在国务院“职教20条”的引领下,全国各省市先后落实发展职业教育,合力推动着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全国职教之风盛行洗礼着少年们的心,“天生我材必有用”有应有答,职业教育发展各地开花。”
教育部和山东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年末岁初,山东响应国家号召,落实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1月14日,教育部山东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启动仪式在山东济南举行。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会上表示,山东要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转变思想观念,改进管理方式,创新人才环境,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要确保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辽宁今年将初步建成10个左右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近日,《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提出辽宁今年将初步建成10个左右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辽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完善,职业教育基本实现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辽宁将以“引校进企”“引企驻校”“校企一体”等方式,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二级学院、技术创新中心、职业培训中心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到2022年,校企共建加工制造、石油化工和信息技术等7个专业大类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认证200门左右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
扎实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支持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
推动50所左右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改革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探索建立中职—高职—本科分段衔接和贯通培养模式,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提高中职学校吸引力和生源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到2022年,建成10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打造河南品牌的“大国工匠”,职业教育走进新路子
作为职业教育大省,河南将积极创建新一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先行示范区”,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招生考试办法,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稳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建立对接产业的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据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要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等“双培型”培养模式,重点支持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国家级“双高”院校和“优质校”建设,支持建设100所左右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
写在最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
北京深海教育负责人表示,“作为一家面向全国的新锐互联网职业教育企业,愿始终坚守“终身教育,人才大国”的立业使命,迎着“职教”春风,授业、育人,为祖国深化教育改革事业、推动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献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