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密连接的特点,为破除不同社会子系统之间的障碍提供了可能,开启了“万物互联”的大门,同时也将重构职业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生态。北京深海教育负责人表示,“科技推动教育发展!“5G+互联网”的到来,让我国职业教育生态的发展又有了新的可能。”
5G+互联网开启制造业和职业教育新时代
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全面布局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工信部出台《“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培育形成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叠加、互促共进、倍增发展的态势,促进了产业界内部新生态系统的建立,为形成产业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社会生态大系统提供了路径。
在现有政策和社会条件下,企业和学校分属不同的社会生态子系统,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试图在职业教育和产业界这两个社会生态子系统之间进行“桥接”。而在5G时代,人与物、物与物的高效连接将破除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的障碍,两者的融合发展将得以实现。在这样的前景中,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课程与教材形态、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评价体系等将发生革命性变化。职业院校和教师唯有在思想、组织、制度、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充分准备,有意识地推动和主导教育内部生态的重塑与优化,才能提高院校的综合竞争力和办学效益,才能为学生适应新型生活场景和工作场景、追求人生幸福和胜任职业工作充分赋能,才能在产业界乃至整个社会生态环境中不断适应、胜任、出彩,最终引领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进化。
5G+互联网重塑职业教育外部和内部生态
借助5G+互联网技术,未来大批量信息的超低时延传输、场景或过程的高仿真模拟将变得普遍,教学的时空界限将被打破,不同地域的院校与院校、院校与企业、院校与社会之间的边界将被打破,不同领域的专业与专业、班级与班级、课程与课程的边界将被打破,课堂与生活、课堂与实训、课堂与工作现场的边界将被打破……学生中心、结果导向的学习得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持续开展。职业教育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将空前紧密。
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职业院校、企业、资本、教育和培训机构等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共生关系的格局将不断被重构。院校、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将被重塑,新的职业教育生态环境将会形成。
5G+互联网还将深刻改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和教材形态。由于学生接收新信息、提升职业能力的渠道急速扩展,教师的教学活动将变得更有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被迫转变,“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必须转变为“学生成长中心、职业素养中心、学习效果中心”,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教与学生态系统将得以确立。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将与真实工作场景相融合,产教融合将向更高一级的产教一体化发展,校企共生的社会生态子系统将得以建立,职业教育和产业界组成的“职业教育—产业”生态系统也将在此基础上逐步确立,和谐共生的状态将水到渠成。
北京深海教育负责人表示,“深海教育作为一家面向全国的新锐互联网职业教育企业,愿始终秉承着“终生教育,人才大国”的立业使命,重视科技赋能教育,深耕职业教育,利用好“5G+互联网”为社会整体经济发展而服务,努力为实现祖国“人人可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奋斗不息!”